土耳其足球世界排名_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_阿根廷美洲杯_尼克斯赛程表 - 178nba直播

歡迎光臨——國際產能項目孵化器平臺 ;國際商務資訊與咨詢平臺,國際貿易與投資平臺![請登錄],您是新用戶?[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當前位置:首頁 >> ZENTV >> 商幫文明 >> 世界越亂,富人越富:3200萬美國人失業,首富財富卻暴增63%

世界越亂,富人越富:3200萬美國人失業,首富財富卻暴增63%

2020-11-08 來源:互聯網 有8263人參與


◆富人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建起一套符合富人利益的制度。


全球疫情大流行,誰能從里面受益?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預料到,竟然是:超級富豪。


3月18日美國推出封鎖舉措,半年里美國467個億萬富豪的財富總和至少增加了7300億美元,增幅高達30%。


比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財富猛增63%,凈身價達到1840億美元,超過1.2萬億人民幣,差不多相當于今年上半年深圳的GDP。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財富增加近3倍。


相對應的是,疫情中,超過3200萬美國人失去了工作,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家庭財富就損失了6.5萬億美元。


疫情寒冬下,美國的貧富鴻溝,變得越來越大。


而美國富人,卻還在享受著稅收上種種的特權。


01


越富,交的稅越少


大概10年前,巴菲特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停止寵愛超級富豪》的文章說到,他2010年繳納的所得稅近694萬美元,但稅率只有17.4%。


而他辦公室的20名員工,稅率在33%至41%之間。


此外,巴菲特還曾向媒體表示,占人口1%的富人負擔的稅率比“我們的接待員,甚至清潔工都低”。


如今,10年過去了。美國不合理的稅負,愈演愈烈。


不僅在稅率上,甚至在納稅額這一真金白銀上,一些美國富豪比中產、貧困家庭還低。


世界首富貝佐斯,疫情期間財富暴漲,但他給自己安排的年工資收入約為8.2萬美元,從薪金中扣除的稅款,比他公司的中層經理還低。




美國2020年未婚人士聯邦收入稅稅率


最絕的還是特朗普。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在2016年之前的15年里,有10年時間沒有向稅務局交過一分錢。


2016、2017兩年,也只交了750美元。


而一個年收入15萬美元的中產家庭,一年需要繳納近3萬美元的聯邦收入稅。


從納稅額來看,特朗普可以領窮人補助了。




譯文:如果你交的稅比特朗普還多,請轉發


據統計,2018年,美國400個最富有家庭的平均實際稅率為23%,比美國底層50%的家庭(24.2%)還低。


而在1950年,美國400個最富有的家庭,平均實際稅率為70%。直到1980年,也仍有47%。


底層50%人口的平均實際稅率,卻幾乎沒有變化,甚至比60年前還高了。


歷屆政府降稅降費的政策紅利,基本都進了富人的腰包。




美國最富有的400個家庭與底層50%的家庭平均實際稅率


如果把美國的產出比作一個大蛋糕,分成100塊,最富的前20%人群,拿走了90塊。最窮的20%人群,不僅沒得吃,還倒貼出1塊。


02


特朗普,竟然拿到了7290萬美元的退稅


富人少交稅,窮人多交稅,這樣荒誕局面的出現,有跡可循。


一個直接的原因,是工資薪金與資本利得、股息稅率的差異。


資本利得,即資產的增值部分,比如股票、房地產的低買高賣。


如果持有時間超過一年再出售,需按長期資本利得稅納稅。稅率從0%至20%不等。


投資中的虧損金額,還可以用來減稅。




股息稅率,一般為30%??雌饋聿坏?,但里面的操作技巧可不少。比如從注冊地點在英國的美股上市公司獲得的股息,就不需要繳納任何股息稅。


而工資薪金等普通收入的聯邦稅率,分為七檔,從10%至37%不等。


誰的避稅優勢大,一目了然。


而且,富人的收入更加多元化,既有股票買賣、股息等,也有工資薪金,可以靈活安排自己的收入構成,總體上獲取一個更低的稅率。


在美國,很多富人,都有專門的會計師和律師,來幫他們策劃一個更低的稅率。




最富有400名美國人的收入構成


不僅如此,這些年美國的稅改,也是呈現“富人多獲利,窮人少獲利”的情形。


上個月,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時還表示:將在第二個任期內將資本利得稅最高稅率減至15%。


美國智庫稅收與經濟政策研究所稱,這將導致99%的減稅收益流向納稅人中最富有的1%人群。


偏袒富人,忽視窮人。美國這樣做,早已不是一天兩天。


2017年,特朗普推出稅改法案,規定合伙企業、獨資企業和S型企業的業務收入,都可扣除20%后再繳稅。


這使得納稅人有機會將相關收入稅率最高削減7.4%。據美國稅收聯合委員會,美國前1%的富有群體享受了該政策福利的61%。




富人享受的稅改優惠遠大于中產和窮人


最典型的還是遺產稅。


1999年單人遺產免稅額只有65萬美元,2011年調到500萬美元。而2019年,特朗普稅改后,達到了1140萬美元。


如果屬于夫妻共同留下的遺產,那么這一免稅額還可以加倍,為2280萬美元。




美國個人最高所得稅稅率由94%降至如今的37%


除了政府的助攻,富人的努力也從未停下。占盡優勢的他們,可以利用各種財務技巧、法律漏洞來“合理避稅”。


特朗普就是一位高手,其手法可以分成兩種:一是把公司做虧損,二是把公司當成自己家。


特朗普雖然有30億美元身價,但據他提供給稅務局的資料,旗下大部分資產是虧損的。


故意為之的色彩當然不少。這些虧損,幫他免除了6億的聯邦收入稅。


因為虧損,2010年,特朗普拿到了7290萬美元的退稅。這是他2005年至2008年支付的全部聯邦所得稅,還算上了利息。




一名美國人呼吁參與大選辯論的特朗普公布納稅申報表


企業的虧損,有一部分是特朗普家族制造的。在他們的觀念里,公司等于家庭提款機。


大錢小錢,幾乎都掛在公司的賬上。


特朗普買下的豪宅、球場、飛機,名義上屬于公司,實際上成了自家財產。


比如,特朗普一座占地200英畝的莊園,用于家庭度假,但他仍將其歸為投資性房產,而非私人住宅。


因為性質不同,這座莊園幫他抵減了220萬美元的應納稅所得額。


還有神秘的咨詢費。據《紐約時報》報道,2010至2018年間,特朗普在其商業開支中有一大筆可疑的咨詢費,幫他扣掉了2800萬美元的稅費。


而這些咨詢費的流向,很可能是其女兒伊萬卡。




《紐約時報》相關報道


遺產稅,也是避稅的一個重災區。


據沃爾瑪創始人薩姆·沃爾頓在自傳《富甲美國》一書中所述,他事業剛起步階段時,就把股份分成了5份,4個孩子各1份,自己和妻子1份。


因為他覺得,減少支付遺產稅的最好方式就是在資產增值前就給出去。


但是,企業發展壯大后,遺產的進一步繼承,還得另尋方法。


這回,富人把目光瞄準了慈善基金會。


根據美國法律,委托人投入一筆善款,向慈善機構支付完這筆善款后,如果還有余額,那么委托人可以將余額交給一名非慈善受益人。


這筆余額不需要交稅。實際中,這名非慈善受益人通常是委托人的后代。


比如設立一個價值2000萬美元的慈善基金,計劃每年向慈善機構支付100萬美元,共支付20年。假設征稅利率為1.4%,復利計算,20年這筆錢值2640萬美元。


只要捐夠了2640萬美元,國稅局就不會對這個基金的余額征稅。其中,征稅利率參考美國國債收益率。


如果有5%的年均回報率,20年后2000萬美元將增值到5306萬美元,余額為2666萬美元(5306萬減去2640萬)。


如果年均回報率達到10%,20年后慈善基金將增值到1.35億美元,余額為1.1億美元。


2007年,沃爾頓家族設立了至少4個慈善基金,當年征稅利率是3.6%。而基金投資回報率高達14%,基金總值從2007年的14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20億美元。


也就是說,只要慈善基金的投資回報率能跑贏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多出來的那部分,就可以免稅傳給后人。


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不斷走低,給這種做法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美國十年期國債名義收益率


03


不合理的稅收,成了拉大貧富差距的幫兇


有人多吃,就有人少吃,富人減稅的后果早已顯現。


首先是財政壓力激增。


在美國,聯邦政府的收入基本上依靠各種稅收。


以2019年為例,聯邦政府總收入約為3.5萬億美元,其中個人所得稅占比50%(包括個人工資薪金、投資收益及其他收益等繳納的稅),高于工資稅(類似于我國的社會保險)的36%,是企業所得稅(7%)的7.15倍。




2019年美國聯邦政府收入來源


據統計,收入最高的20%人群繳納了所有個人所得稅的80%以上。


可隨著政策對富人稅收的松綁,政府的收入已經趕不上支出的速度了。


入不敷出,一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國債規模的不斷擴大。


老布什當選總統時,美國國債總額只有2.6萬億美元。到奧巴馬就任時,增長到10.02萬億美元。2019年,美國的國債規模更是首次趕超GDP,為23萬億美元。


今年6月份,美國國債規模已經超過了26萬億美元,年底很可能突破30萬億美元。



美國國債近8年規模增長


除了財政危機,富人稅的削減,對經濟增長弊端也不小。



GDP由消費、投資、凈出口構成。美國政府債臺高筑,投資是不太現實的。連年的貿易逆差,更談不上對GDP有什么貢獻。


所以,美國的GDP增長,主要還是由消費拉動。事實也如此,消費占美國GDP的比重,接近七成。




但在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情況下,反而對富人減稅,無疑會導致國民收入分配的進一步失衡,窮人的消費能力也會嚴重下降。


窮人的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損害這個核心,誰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但最可怕的,還是階級固化。


富人減稅運動、遺產稅的放松,將會使得富人的財富積累更迅速,在代際之間傳承也就更容易。


財富,意味著更多的資源與機會。那些出身即巔峰的富二代、富三代,許多寒門子弟一生也難以企及。


      《紐約時報》曾報道,包括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在內的38所美國名校中,來自收入水平top1%的美國家庭學生數量,多于來自收入水平后60%的美國家庭學生總和。


       據暢銷書《我們的孩子》所寫,按購買力換算,一些窮二代賺的錢,甚至比父輩還要少。美國貧富差距對下一代人的深層影響,已經成了美國夢衰落的最大兇手。


而承擔國民收入再分配的稅收,不僅沒有起作用,反而成了幫兇。


04


         不要忘記,稅收的出發點


          但是,如果實行高稅收下的高福利,又很容易導致福利的濫用,從而催生出大量的懶漢。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


        同時,向富人大量加稅,還會抑制創新和生產力的發展。


          特朗普稅改的私心有多少,這里不去揣測。但他標榜:富人減稅,既有利于海外避稅資產、企業回流到國內,也可以激發國內的生產積極性。


          這確實讓人難以反駁。就像一個人,只有拿到了大部分勞動成果,他才有動力繼續干下去。


          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特朗普稅改之后,美國公司匯回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海外資金,超過美國海外資金總額的40%。


       而此前,奧巴馬在任的時候,曾數次游說各大公司,勸他們把資金匯回來,加強國內投資,效果卻極不理想。


       總統拉下臉來談,明顯不如實實在在的利益好使。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暢銷書《經濟學原理》的作者曼昆,便是“劫富濟貧”的強烈反對者之一。




圖為曼昆教授


       曼昆認為,在美國,1%最富有的人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借助全球化市場的杠桿獲得了巨額的財富。


       這些高收入人群支付的所得稅超過了40%,是剩下95%人群的納稅總和。


       把財富遺留給后代,并不是一件很不好的事。人們努力工作,不僅是為了自己,也希望為后代準備高質量的生活,甚至素未謀面的兒孫輩,都會考慮到。


       其實,這本質上還是對公平問題的討論。曼昆認為,對富人加稅,是不公平的。


但曼昆忽略了一個問題。美國固然有通過自己努力致富,也在造福人類的富人。


       但更多的是,資本與政客的同流合污。資本為了金錢,政客為了選票,都會極力促成一些讓他們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政策。


       蛋糕增長的速度就在這里,富人財富的積累,不過是從其他人手中搶來的。


       比如:利用特權,在股市中獲取絕大部分的財富,給工人支付遠低于新增價值的工資,將平民子弟送往敘利亞、伊拉克戰場。


       這很難說是一件公平的事。


       特定階層的公平,永遠不是公平。


       正如巴菲特在呼吁政府給富人加稅時的表示:你如何照顧一個父親在諾曼底陣亡、沒有金融背景、無法從資本市場獲利的優秀公民?我認為,需要像我這樣的人要繳更多的稅,我對此沒有意見。


       當然,合適的稅率在哪里,沒有誰知道。稅收如何做到平衡,一直是全世界在努力探索的問題。


       但不管如何,當稅收被利益集團綁架,那它一開始就錯了。


       如今的美國,稅收更多的像是被既得利益者綁架,而不是在追逐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平衡點。


       當然,富人總是擁有更大的話語權,還有成千上萬的專家、媒體、律師等等為他們搖旗吶喊。


        最終,富人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建起一套符合富人利益的制度。


        這在任何地方都需要警惕。


網友評論
您還未登錄!    注冊  登錄

共有0人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