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青年音樂會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音樂廳舉行。這是一個美好的夜晚,是一段難忘的音樂之旅,與會嘉賓共同感受了中俄兩國青年用音樂傳達的深情與友誼。
據介紹,該音樂會為紀念中俄建交75周年,推動中俄文化年而舉辦,旨在促進中俄兩國青年之的文化交流與藝術合作,通過音樂交流,加深兩國青年對彼此文化的理解,為兩國友好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俄青年音樂會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指導,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中國音樂學院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袁敏道,俄羅斯駐華使館文化參贊切爾內舍夫·馬克西姆,北京市對外友協常務副會長張謙,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旭東,北京市對外友協副會長王艷霞,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黃虎,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主任吳丹娜,北京市對外友協理事、前駐外大使呂凡、卞建強、李華新、邱國洪、郁紅陽、洪小勇、倪堅以及俄羅斯駐華使館外交官、各界友好人士、留學生代表;北京市對外友協的理事代表、中國音樂學院師生代表以及中國日報、新華社、環球網、國際在線、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日報、北京周報、北京青年報等媒體朋友們應邀出席。
世界商人網作為國際產能項目孵化器平臺,國際商務資訊與咨詢平臺,國際貿易與投資平臺應邀出席。
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張謙女士首先致辭。

隨即,俄羅斯駐華使館文化參贊切爾內舍夫·馬克西姆致辭。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致辭。

音樂會由中俄青年音樂家聯袂演出,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中俄音樂交融的視聽盛宴。青年音樂家用他們的才華和激情,為大家帶來14個經典與創新相融合的音樂作品,描繪出一幅跨越國界的音樂畫卷。
音樂會由三個篇章組成。首先是“民族記憶的音符”篇章。中俄音樂家為大家帶來了6首突顯中俄兩國民族特色的歌曲。中國音樂家吉天、安怡、李琳、趙紅云將為大家演繹了《桃花紅,杏花白》,《瑪依拉變奏曲》,《什剎海,心靈的戀歌》,《波列羅舞曲》等具有山西、北京、哈薩克族特點的經典曲目。俄羅斯音樂家丹尼爾金·葉戈爾,加梅林·葉夫根尼為大家展現了《戰馬》、《路漫漫》兩首具有俄羅斯風情的歌曲。






音樂會第二個篇章是“樂器的對話”。我們有幸聆聽到中俄兩國不同樂器間美妙的對話,演繹《胡桃夾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經典曲目,既有鋼琴獨奏的柔美與力量,也有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唱和,既有小提琴、吉他的熱烈奔放,也有中國民族樂器琵琶和俄羅斯民族樂器多姆拉琴的PK。俄羅斯音樂家彼得羅夫·維塔利、加利茨基·安德烈、杰緬季耶娃·亞歷山德拉、安德烈·彼得羅夫為我們傾情演奏了鋼琴、吉他、小提琴、多姆拉琴表演。中國音樂家黎雨荷、馮堯、楊婷婷等為我們帶來了小提琴大提琴合奏、琵琶協奏表演。








中國與俄羅斯的交往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成吉思汗時期,明朝也有俄國人遣使團訪問北平的歷史,俄羅斯在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方面給了我們非常寶貴的支持,當前中俄關系、人民友誼更加緊密。中俄音樂家們用音樂的形式共同唱響“中俄友誼長存”的新篇章,俄羅斯文化中心高磊先生和科瓦廖娃·安熱莉卡女士用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表達中俄之間的互信與合作。中俄音樂家共同高歌《卡琳卡》、《我和你》,用歌聲一起祝愿中俄兩國共同繁榮、世代友好!


這場音樂會是一場藝術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會,中俄雙方主辦方希望通過音樂會加強中俄兩國的青年之間的文化互鑒和彼此了解。各位中俄青年藝術家為中俄友誼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貢獻。

最后中俄主辦方給各位杰出的青年藝術家制作、頒發了精美的紀念證書。全國對外友協副會長袁敏道、北京市對外友協副會長王艷霞、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王萃上臺為他們頒發了紀念證書。俄羅斯駐華使館參贊馬克西姆先生、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吳丹娜主任為中國音樂家代表頒發紀念證書。






